韓愈一篇文章被貶八千里,實在是“作死小能手”,一首詩寫盡風骨
李閒魚 小說
大 当家
很多很多年以前,地處潮州,住在一條叫作“惡溪”的水中的鱷魚們,看到了它們的鱷魚生涯中最令“魚”目瞪口呆的一幕:一個年老的書生,像模像樣的準備了豬和羊來祭祀它們,書生甚至寫了一篇《祭鱷魚文》,義正詞嚴地討伐鱷魚們以往吞吃老百姓的牲口,甚至傷害老百姓的惡行,說是給它們七天的準備時間,搬遷至別處,不然就弓箭手伺候。
書生雖然年歲已老,但一身剛烈鐵骨甚是氣勢磅礴,兼之鱷魚們這是頭一回被當作“人”來對待,有些莫名其妙的心軟,於是乖乖地躲去了西邊六十里的地方。“惡溪”遂被感激的老百姓改成了“韓溪”。這個書生就是韓愈,一生都在作死的邊緣試探,這一次把自己作到潮州來了。他還爲此寫了一首詩:《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》一封朝奏九重天,夕貶潮陽路八千。欲爲聖明除弊事,肯將衰朽惜殘年。雲橫秦嶺家何在?雪擁藍關馬不前。知汝遠來應有意,好收吾骨瘴江邊。
這首詩整體色彩很是悲傷沉鬱,但是在很多年之後,一切都塵埃落定之後的現在看來,我卻忍不住有點好笑。文人的耿直可愛,永遠鮮活在天地間。這首詩的起句就交代了他這一次被貶的緣由:早上給領導送了一封《諫迎佛骨表》的文章,晚上就遭貶了,而且這還是在有人說情的情況下,不然,很有可能是“夕死”了,領導這一次處理事情的速度倒是挺快的。這一年的韓愈,已經52歲了,但他依然像一個橫衝直撞的少年,又莽又硬又熱血,“滅佛小能手”韓愈的一生,就沒有放下過他的刀。
陕西信达退赛真因曝光,官方解说给出答案,姚明震怒裁判必须重罚
提起韓愈,我首先想到的不是“唐宋八大家”之首,而是他的“直率無忌”。這一次,若不是唐憲宗深知韓愈的初心是爲國爲民,怕是再多的大臣也拉不住他要斬韓愈的手。即使知道自己作得有點危險,韓愈還是“肯將衰朽惜殘年”,理直氣壯地說“我不悔”,放到現在,他的頷聯是可以被我們拿來當作個性簽名的,說不準還能上個熱搜,有個詞條。他已經做好了必死的準備。你看,他真的像大多數的老人一樣,開始交代後事了。“爲國”之後才“爲己”,這首詩的第五、六句是交代家事。
他的家人還沒有趕到這裡,不知身在何處,“雲橫秦嶺”和“雪擁藍關”,這裡“橫”的和“擁”的,何止是眼前的道路;不見的,何止是家,還有長安,還有長安中那高高在上的人!此時,他依然不忘憂心國事。這一語雙關,英雄末路長歌當哭,此時景象之闊大,更顯得詩人情感的悲壯,漢語言的美也在於此,我不哭,我只看雪看山看馬不前,讀者卻想替他大哭一場。尾聯是作者對侄孫韓湘安排後事,也點了題、呼應了第二聯。好的作者,寫詩詞是要一脈貫通、前後呼應的,其實,這個標準不只是適用於寫詩詞,在我們平時寫作文、書信,甚至是通知的時候,都是適用的。
第三句和第四句用的是“流水對”,在跳脫縱橫中突然加入行雲流水的一聯,整首詩有一氣呵成之感,又增添了靈動之氣,這就是詩人平日裡累積的文學素養了。不用刻意爲之,需要用什麼的時候,它們就會自己跑出來。當然了,新手在學習寫作的時候,可以作爲一個“技巧”來使用。這一句的“橫”和“擁”下字極妙,有寬度、有高度,整個場景於是不僅宏大而且立體。這首詩的沉鬱頓挫,跟杜甫有得一拼,不過在寫法上是不同的。它既有文章敘事的特點,又有詩歌情景交融的特點,這就是當時被很多人詬病的“以文爲詩”之法了。
但是,只要是好詩,又何必管他是“以文爲詩”還是“以詩爲詩”呢?後世對於韓愈的文學成就,還是給予了很高的肯定。我更敬服的是他的風骨。他一輩子都在以文爲刀,而且刀法不是一般的好、膽量不是一般的拼,上奏摺、寫詩歌之餘還不夠,不惜賭上性命去鬧騰,奈何,領導大手一揮,他就如孫悟空般不得不壓在了五行山下,幸好,他這次被貶也沒有埋骨潮州。他在潮州待了8個月,做了很多造福百姓的事情,那裡的人銘記了他千年。就像我們,在千年之後,依然仰望他義無反顧的模樣。